傳統保養汽車不但花費的時間長,而且會花費大量的金錢,所以這種傳統觀念必須予以改善。本文為此列出以下列子,給大家作個參考。
1、適當做維修保養才是科學的
汽車保養周期是指汽車保養的間隔里程或時間。保養要有周期性,不要像溺愛孩子一樣溺愛你的愛車,頻繁保養雖然不是壞事,但必須有周期性,避免因過度保養而造成內部不適。用車初期主要是正常保養,費用相對較低;當車輛使用一定年限或行駛一定里程后會進入維修期,費用就相對高一些。一般汽車狀況良好的新車,可適當延長保養周期;而汽車狀況較差或使用條件惡劣的,則應適當縮短保養周期。
2、適當給輪胎充氣
校正胎壓是安全檢查中最重要的一環。胎壓過低會導致不正常磨損或輪胎內部損傷胎壓,過高則會使得輪胎及輪圈較易受到不平路面的沖擊而變形,甚至會導致爆胎。胎壓必須定期檢查,除了備胎以外,其他的輪胎最少要兩個星期檢查一次,而胎壓的檢查必須是在輪胎冷卻的情形下進行,否則高溫會使胎壓升高,量起來不準。同時也不要忘了經常檢查一下備胎壓力是否正常。
3、不要頻繁更換防凍液
當天氣轉涼,一旦冷空氣來臨氣溫驟降,很有可能影響汽車冷卻系統的正常工作。這時就要及時放掉水箱中的自來水改用防凍液。如果您的車一直在使用防凍液,則不必立刻更換。防凍液的更換周期為兩年,一般防凍液的更換周期為2年~3年或是行駛3萬公里~4萬公里。有的防凍液存放一年后,會出現少量絮狀沉淀,這種現象多半是添加劑析出造成的,不必扔掉。如果出現大量的顆粒沉淀,表明該防凍液已經變質,不能再使用了。需要給大家提醒的是,更換防凍液前別忘清洗發動機。
以上是關于如何省錢省力保養汽車的案例,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,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遇到問題要靈活解決,方能學以致用。